武备志
此《武备志》(武备全书)由明代茅元仪辑。全书共二百四十卷,包含:兵诀评十八卷、战略考三十三卷、阵练制四十一卷、军资乘五十三卷、占度载九十三卷。其内容辑录历代有关兵家、术数书籍千余种,书中配图七百余幅,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此为明天启元年刊本。
明中叶后,国家的政治、军事形势日益严峻,北部边疆不断遭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掳掠,东南沿海自嘉靖后 “倭患” 横行,屡禁不止。明政府内部朋党纷争,宦官专权,士地兼并日益加剧。常年战争耗费了明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繁重的赋税、徭役使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流民起义不断。明代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大大激发了文人论兵的热情。文人入幕成为风尚,文官在政府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为军队统帅,这一时期兵学著作大量产生,茅元仪的《武备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编纂的。
全书分为五部分
《兵诀评》十八卷:选录《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全文及《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进行评点。
《战略考》三十三卷: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并对这些战役进行评述分析。
《阵练制》四十一卷:分阵和练两部分。阵主要内容为战阵记载,收录各朝代著名军事阵法,如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等等;练部分则是详记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方面内容,选自唐、宋、明有关兵书中的律令,尤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重。
《军资乘》五十五卷: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又设六十五项细目,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如收录的攻守器具、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 600 种。其中火器 180 多种。
《占度载》九十三卷:分占和度两部分。占即占天,主要记载天文气象。子目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占风、占蒙雾、占红霓、占霞、占雨雹、占雷电、占霜露、占冰雪、占五行等;度即度地,记载兵要地志,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六类,图文并举地叙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等内容。
《武备志》最初于明天启元年在南京刻板发行,幸免未毁于明末兵燹,后被汪允文 [1] 汪允文,钱塘 (今杭州) 人,室号莲溪草堂。 收藏。他对收藏的明刻板块进行挖改修补后,进行了重印。清初复刻本,为避清讳对原序言进行了改动,如:茅元仪自序第 2 页前半页第 4 行 “东胡” 改刻为 “兵戈”;郎文焕序第 2 页后半页第 1 行 “辛酉东师败绩” 改刻为 “岁时边师败绩”;张师绎序第 2 页前半页第 3 行 “建夷匪茹” 改刻为 “边陲告警”,第 2 页前半页第 4 行 “躏抚顺,逼沈阳” 改刻为 “踞要津,奇粮糇”,第 7 页前半页第 5 行 “满奴” 改刻为 “满敌”。并且抽掉了李维祯序。此本(日本内阁文库藏)相关内容未作挖改。
自序(茅元仪撰)、武备志序(张师绎撰)、武备志叙(傅汝舟撰)、武备志叙(李维祯撰)、武备志序(顾起元撰)、武备志序(宋献撰)、武备志序(朗文焕撰)、凡例、总目、卷目
兵诀评
卷一:孙武子
卷二:吴子
卷三:司马法
卷四:六韬一
卷五:六韬二
卷六:六韬三
卷七:三略
卷八:尉缭子一
卷九:尉缭子二
卷十:李卫公问对一
卷十一:李卫公问对二
卷十二:李卫公问对三
卷十三:太白阴经一
卷十四:太白阴经二
卷十五:太白阴经三
卷十六:虎钤经一
卷十七:虎钤经二
卷十八:虎钤经三
战略考(共三十三卷)
卷十九:春秋,至卷五十一:元
阵练制(共四十一卷)
卷五十二至卷九十二
军资乘(五十三卷)
卷九十三至卷一百四十七
占度载(九十三卷)
卷一百四十八至二百四十
卷前题:防風茅元儀輯
茅元仪(1594 年—1640 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浙江湖州地区人,明代学者、军事家。湖州武康为古房风国,又名防风,故茅元仪常自署 “防风茅元仪”。
请问香港中文大学馆藏的武备志,会整理分享吗?
应该不会吧,那个应该是清代的修补本。当然更关键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防御使得下载这种大部头太费力了,个人认为不值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