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栏为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为南宋朱熹所著,是四书的重要注本,其中《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 “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之说,称为 “集注”。此内含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三十一卷)、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三十二卷)两种。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 “经” 的部分是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 的部分是 “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 “孔门传授心法” 而由 “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后学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 之首。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 年-前 402 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 “子思作《中庸》”。单篇流传可考者,《汉书‧艺文志》载有《中庸说》二篇,《隋书‧经籍志》则载有梁武帝撰《中庸讲疏》一卷。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 “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经典。孔子(前 551 年—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是后来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讨论内容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 372-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 “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 “经书” 的 “传” 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 “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 “经书” 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府刻书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古籍版本领域极为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由于明代内府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由司礼监下属之经厂负责,所以内府所刻之书往往又被称为 “司礼监本” 或者 “经厂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明英宗敕命司礼监刊刻《五经》、《四书》(以程朱理学作为去取标准)。(介绍参考《马学良:谈谈明代的内府刻本》)

大学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大学或问

中庸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中庸或问

论语
读论语孟子法、序说
卷一: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卷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
卷三: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
卷四:述而第七、泰伯第八、
卷五:子罕第九、乡党第十
卷六: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
卷七: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
卷八: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
卷九: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
卷十: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孟子
序说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公孙丑章句上
卷四:公孙丑章句下
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离娄章句上
卷八:离娄章句下
卷九:万章章句上
卷十: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尽心章句上
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正文赵体大字,注音小字接在正文下,朱熹注另起一行,均有圈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斋号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紫阳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学者尊称朱子。

  • 刊印信息

    明正统时期 [1] 大学前应有正统十二年圣旨 (司礼监)经厂刊本

  • 编著信息

    南宋 朱熹 纂辑

  • 行款版式

    十五册,框 23.6x16.5 厘米,四周双边,半叶八行行十四字(颜体),小字双行注(注音小字接在正文下,朱熹注另起一行,均有圈点),黑口双黑鱼尾。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刊印信息

    明成化十六年(庚子 1480)长沙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 编著信息

    南宋 朱熹 纂辑

  • 行款版式

    十册,框 23.6x16.6 厘米,四周双边,半叶八行行十四字(颜体),小字双行注(注音小字接在正文下,朱熹注另起一行,均有圈点),黑口双黑鱼尾。

  • 版权协议

    未经许可不得商业使用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文件夹

    四书集注. 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四书集注. 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 原色版文件大小

    3.19G(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998M(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 黑白版文件大小

    214M(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82.2M(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2
文件质量
1
  yasr-loader
2 回复
    • 未曾
      未曾 说道:

      嗯,这个本子我们也注意到了。
      此文章归档两种,主要是展示明代内府刻本及藩府翻刻本对比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