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栏为南宋淳祐九年至十年黎安朝袁州刊宋元递修本
南宋淳祐九年至十年黎安朝袁州刊(宋元递修)本
^顶栏为南宋淳祐九年至十年黎安朝袁州刊宋元递修本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由南宋晁公武撰。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设类,又分四十五类,共著录书一千四百九十多部。此内含南宋淳祐时期黎安朝袁州刊本、清康熙六十一年陈师曾重刻袁本、嘉庆二十四年汪氏艺芸书舍重刊衢本三种。
晁公武在四川转运司供职时,因转运使井度临终前赠书,故有志撰书。绍兴二十一年,晁公武在知荣州任上,利用闲暇之余,“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完成《郡斋读书志》初稿,晚年定居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建有 “郡斋” 藏书处,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可补两《唐书》和《宋史·艺文志》之缺。宋代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汉书艺文志考证》、《玉海》等大量引用《郡斋读书志》。本书每部有总论,即大序,每类有小序。小序末标明,均编入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之内。提要的形式和内容,大体仿《崇文总目》,而偏重于考证。在每书之下,或述作者略历,或论书之要旨,或辨明学派渊源,或胪举不同学说,并加考订,为后世了解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古籍,提供了依据。目录学家陈振孙称此书:“其所发明,有足观者。”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晁公武致仕,遂重拾旧业,对未刊初稿进行整理、增补。至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一年间,其门人杜鹏举闻这位 “博物洽闻、雅称海内” 的晁先生有此著作,遂为之刊刻行世。这就是四卷的蜀刻本,不妨称之为 “初刊本”。这个本子不够完善,刊行后,晁公武又对它作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对既得而尚未撰写解题的图书,继续撰写解题;初刊本成书以后所得之书,补编入目;修订不够完善的解题;更换后出的足本;补写不少各类小序;增设类目;调整图书归类和编次等。所以,今本中有绍兴二十一年以后的内容。比如,史部实录类的《哲宗实录》及杂史类的《建炎日历》,三次称高宗为 “太上皇帝”;经部书类《古文尚书》是晁公武在孝宗乾道年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才得到的;史部史评类著录的孙甫《唐史要论》刊刻绍兴二十七年(1157),经部易类刘牧《钩隐图》及衢本集部别集类《范文正公集》、《别集》均刊刻于乾道三年(1167);此外,别集类《李易安集》言及李清照 “流落江湖间以卒”。李清照卒年,学界虽有争论,但起码在绍兴二十二年以后(1152),等等。不过,晁公武未及见到他的结集刊行就去世了。最后的编辑刊刻是由他的另一位门人姚应绩完成的。此本可以称之为 “补正本”,是《读书志》的终成形态。约在淳熙十四年前,这就是二十卷的蜀刻本。《读书志》最初的两个刊本都是蜀刻本,都刊行于宋孝宗的时候,并非高宗绍兴年间。可惜,这两个蜀刻本,都已佚失了。
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浙江衢州市)重刊蜀刻二十卷 “补正本”,是为衢本。同一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蜀刻四卷 “初刊本”。同时,又刻了赵希弁据他自家藏书撰的《读书附志》。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赵希弁所撰《二本考异》。与《读书附志》相对而言,先刻的四卷《读书志》,习惯上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是为袁本。从此以后,《读书志》在其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渊源于蜀刻二十卷本而以淳佑衢州刊本为祖,后者渊源于蜀刻四卷本而以淳佑袁州刊本为祖。(介绍参考:孙猛 《郡斋读书志》浅谈)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请尽情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