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栏为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今传本十八卷(篇)分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其内容主要记录远古的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和博物方面,也包含远古神话、神祇异兽等内容。此内含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毛氏校跋明刊本两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其撰者不详。西汉刘歆(刘秀)将古本三十二篇校刊并为十八篇,后由东晋学者郭璞《山海经》注为现通行的十八篇。其内容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并又分为四大部分

山经

五藏山经:主要记录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其中亦叙写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海经

海外经: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的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海内经:主要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大荒经:主要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古代东西两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

《山海经》记载许多民间传说的妖怪,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传说,长期被认为是一部志怪之书。古人也把《山海经》作地理书看待,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引用《山海经》的经文来注释《水经》,《隋书·经籍志》里《山海经》列史部地理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将《山海经》置于《经籍考·史考》中地理书之首。在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中,《山海经》一书首次被列入 “古史” 类,与《逸周书》、《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世本》等书并入一类。

宋绍兴二十一年(辛未 1151)尤袤开始搜集、整理散存于世的《山海经》旧本,历时约三十年,于淳熙七年(庚子 1180)刊印。此即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此本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山海经》版本。其避讳至 “慎” 字,卷七 “海外西经” 之 “肃慎之国”、卷十七 “大荒北经” 之 “肃慎氏之国” 等 “慎” 字皆缺末笔。敦字(从敦之字)十数见,皆不讳。可证其确为宋孝宗间刻本无疑。据吴洪泽《尤袤年谱》,淳熙六年尤袤任江南东路提举;淳熙八年四月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七月,直秘阁。总此,是本亦当为尤袤任职江南东路提举时所刻于贵池的书,时间在淳熙七年。此本历经明清藏书名家之手(汪士钟、海源阁、周叔弢所藏)一九五二年周叔弢先生将其所藏全部善本捐赠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传世孤罕,洵为珍贵。

山海经序(郭璞撰)、山海经目揔十八卷、上山海经奏(刘秀撰)

南山经第一
西山经第二
北山经第三
东山经第四
中山经第五
海外南经第六
海外西经第七
海外北经第八
海外东经第九
海内南经第十
海内西经第十一
海内北经第十二
海内东经第十三
大荒东经第十四
大荒南经第十五
大荒西经第十六
大荒北经第十七
海内经第十八

缺(淳熙七年仲春八日尤袤跋 [1] 可见于毛扆校跋明刊本

卷前题:郭氏傳
山海经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属山西)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郭璞于古文字学、训诂学颇有造诣,曾为《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楚辞》诸书作注,多传世。

池阳郡斋,南宋池州刻书坊,尤袤(mào)主持。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县人,南宋诗词四大家之一。 绍兴十八年考取进士,官拜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谥文简。

  • 刊印信息

    宋淳熙七年(庚子 1180)池阳郡斋刊本(有剜凿修补)

  • 责任人信息

    东晋 郭璞 注
    南宋 尤袤 校

  • 行款版式

    三册,框 21.2x14.3 厘米,十行二十一至二十三字,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

  • 序文信息

    山海經序:郭璞撰
    上山海經奏: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校

  • 钤印信息

    汪士钟:朱文橢圆印「宋本」、朱文长方「汪士鐘/曾讀
    国图:朱文方印「北京/圖書/館藏
    周叔弢:白文方印「周暹
    海源閣:朱文长方印「海源閣」、白文方印「關西節/度系關西」、白文方印「以增/私印」、白文方印「宋存/書室」小、白文长方「宋存書室」、朱文长方「楊紹和」、朱文方印「楊彥/合讀/書印」、白文方印「協卿/讀過」、朱文长方「楊二/協卿」、朱文长方「東郡宋存/書室珍藏」、白文方印「東郡/楊二」、半白半朱方印「紹和/筑岩」(绍和白文,筑岩朱文)、朱文长方印「彥合/珍存」、半白半朱方印「楊氏/彥合」(楊、和為白,氏、彥為朱),朱文长方「彥合」、朱文方印「楊氏/仲子」、白文大方印「東郡楊氏/宋存書/室珍藏」、白文方印「楊紹和/鑒定」、朱文长方「協卿」、朱文方印「協卿」、白文方印「彥合/珍藏」、白文方印「紹龢」、朱文方印「協卿」小、朱文长印「宋存書/室珍藏」新、朱文方印「世德雀/環子孫/潔白」、朱文方印「楊以增字/益之又字/至堂晚號/寒樵行一」、朱文方印「墓田丙/舍退思/廬主人記」、朱文方印「東郡楊/紹和字/彥合藏/書之印」、朱文方印「宋存/書室」大

    感謝 @guozibaba 释读

  • 版权协议

    未知。商业出版或需馆藏机构授权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参与修订者

    guozibaba

  • 刊印信息

    明(偏初期)刊本

  • 责任人信息

    东晋 郭璞 注
    南宋 尤袤 校

  • 行款版式

    三册。框 20.5x12.9 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至二十字不等(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黑口三鱼尾,页眉有朱笔批校

    第一、二册题签:從尤延之宋本校正
    第三册题签:《山海經》從尤延之宋本校正。影寫尤延之跋,并文三橋跋

  • 序文信息

    山海經序:郭璞撰
    上山海經奏: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校

    后序:淳熙庚子仲春八日梁谿尤袤題

  • 跋文信息

    文彭跋
    毛扆跋:乙酉季春毛扆識

  • 钤印信息

    虞山毛扆校、柏堂藏書

  • 版权协议

    未知。商业出版或需馆藏机构授权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1
文件质量
1
  yasr-loader
17 回复
  1. guozibaba
    guozibaba 说道:

    整理了宋本山海经里的所有藏书印,如下:
    汪士钟:朱文橢圆印【宋本】、朱文长方【汪士鐘/曾讀】
    国图:朱文方印【北京/圖書/館藏】
    周叔弢:白文方印【周暹】
    海源閣:朱文长方印【海源閣】、白文方印【關西節/度系關西】、白文方印【以增/私印】、白文方印【宋存/書室】小、白文长方【宋存書室】、朱文长方【楊紹和】、朱文方印【楊彥/合讀/書印】、白文方印【協卿/讀過】、朱文长方【楊二/協卿】、朱文长方【東郡宋存/書室珍藏】、白文方印【東郡/楊二】、半白半朱方印【紹和/筑岩】(绍和白文,筑岩朱文)、朱文长方印【彥合/珍存】、半白半朱方印【楊氏/彥合】(楊、和為白,氏、彥為朱),朱文长方【彥合】、朱文方印【楊氏/仲子】、白文大方印【東郡楊氏/宋存書/室珍藏】、白文方印【楊紹和/鑒定】、朱文长方【協卿】、朱文方印【協卿】、白文方印【彥合/珍藏】、白文方印【紹龢】、朱文方印【協卿】小、朱文长印【宋存書/室珍藏】新、朱文方印【世德雀/環子孫/潔白】、朱文方印【楊以增字/益之又字/至堂晚號/寒樵行一】、朱文方印【墓田丙/舍退思/廬主人記】、朱文方印【東郡楊/紹和字/彥合藏/書之印】、朱文方印【宋存/書室】大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