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图卷
乞巧节(七夕)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乞巧图》卷题作明代仇英绘。全幅以白描为主,描绘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卷描绘烛火通明的庭院中,宫女们忙着准备茶点花果。屏风前的嫔妃,写字、看书或聊天,还有棋盘可供消遣。接着是宫女簇拥著嫔妃,三五成群,搬桌携物,缓缓前行,再经过一群刚刚赏鉴过青铜陶瓷等古玩的妃子,才看到宫人们开始穿针乞巧与祭拜活动,供桌上有泥偶「磨喝乐」用来供奉神灵,藉以乞巧与求得多子。全画充满华丽繁复的细节,令人眼花缭乱,借由描写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拖尾为王逢年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介绍参考)
拖尾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王逢年书)
第一则
宮中行樂詞八首。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綵雲飛。
第二则: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選妓隨雕輦。徵歌出洞房。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第三则
盧橘為秦樹。葡萄入漢宮。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笛奏龍吟水。簫鳴鳳卜空。君王為樂事。還與萬方同。
第四则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後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第五则
繡戶香風煖。紗窗曙色新。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第六则
今日明光裡。還須結伴遊。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艷舞全知巧。嬌 (來竹下三字點去)歌半欲羞。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
第七则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宮鶯嬌欲醉。簷燕語還飛。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晚來移綵仗。行樂泥光輝。
第八则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素女鳴珠珮。天人弄綵毬。今朝風日好。宜入未興遊。
右於玉輝樓戲八體錄青蓮宮中行樂詞。逢年庚寅秋八月望
画卷起始树干上有仇英款(仇英實父)印,然而画作并非仇英风格,较为接近尤求一派的白描风格。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中国明代画家,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生年不详,考订约生于弘治甲寅,卒于嘉靖壬子秋冬之际。吴门四家之一。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妇女的乞巧活动。到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酒、针线等,向织女乞巧,在宋代还会摆上一种手捏的小泥人儿「磨喝乐」作为供奉神灵。
對,【七巧】是古代益智遊戲七巧板;而【乞巧】是夏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傳說而來紀念節日,實際是暑往寒來,而古代缺乏取暖設施,要趕在嚴冬前,婦女們開始做針線活,準備過冬的衣服被褥,到了大冬天凍腳凍手的到時候就很難做這些活了
按天文數據來看,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 16.4 光年,牛郎乘坐最快的火箭日夜兼程會見織女,大概需要【450000(45 萬)】年,不解決超光速星際旅行問題,是很難在一夜間相會的,即使打個電話也需要 16 年半才能振鈴,回個話又是 16 年半……
那是另一回事,七巧板相關著作,燕几圖、七巧新譜等作品記載的相關內容
感謝!
有關益智圖的資源在交流區都有
www.shuge.org/meet/topic/69946/
所以七巧板的益智圖等,也是源於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