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50406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论坛之前发布的古籍清光绪十一(乙酉 1885)至十二年(丙戌 1886)深泽王氏斯陶书屋刊本《幼学歌》,里面有一个印章如下图,有疑问如下:

    1、不知是否是“秋舫”二字?

    2、不知是何人所有?

    屏幕截图 2024-09-11 102259

    @150421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50406

    _20240911_131712

     

    _20240911_131607

    李红薇《《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所见印章辑考》一文提到曹振奎有“秋舫”印文。该印或许在《怀米山房吉金图》可得一见。

    @150422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玄默 #150421

    应该不是,年份差太远。

    @150425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50422

    hvd.32044067546945-seq_8

    _20240911_140608

    經查哈佛大学漢和圖書館藏《文石堂重刻曹氏吉金圖》,曹振奎“秋舫”印文确實是不一樣的。

    @150427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50406

    1932年,深泽藏书家王孝箴,鉴于战事多起,其居所被军队占用,且盗贼蜂拥,不能有效保护图书,将其藏书870余种,数千册,委托袁同礼帮忙寄存于北平图书馆,后来王孝箴将书转赠归于蒋毓峰。北平图书馆由朱福荣、刘树楷等编目,王重民校刊有《博野蒋氏寄存书目》4卷,袁同礼馆长为之作序。国立北平图书馆为了表彰这种寄存图书,为社会共享的行为,号召更多的藏书家来效仿这种做法,于1933年编辑刊行了《博野蒋氏寄存书目》。中国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深泽王氏洗心精舍藏书目》和《博野蒋氏寄存书目》。
    蒋王两家数世姻好为王氏赠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立北平图书馆博野蒋氏寄存之书实乃深泽王氏转赠之书,王蒋两大家族为保护中华古籍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50428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玄默 #150427

    www.360doc.cn/artic...19639.html

    郭鵬《話説“蔣王聯姻”》提及上樓所述深澤王氏藏書為何入藏国立北平圖書館。則“秋舫”印主應為王家人。

    @150432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玄默 #150428

    打开APP

    深泽王氏藏书寄存“北图”

    星河岁月 >《善本古籍》

    2024.04.05 江苏关注

     

     

     

    深泽县志绘王氏所居县城西关

     

    民国年间深泽王氏在京城刊印的书籍

    深泽王氏是河北中南部一带颇为著名的藏书世家。“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深重,王氏族人担心日军侵入河北后这些书散失,于是将家藏古书数千册,于1933年委托河北名儒蒋毓峰寄存于北平图书馆,成为当年爱国知识分子为民族保存古籍文献的一段佳话。

    日前,记者应邀出席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迹”研讨会,向海内外图书馆界专家领导介绍了深泽王氏向北图献书的义举,这也是今年河北唯一入选全国抗战古籍保护的重要事例。

    诗书传家重视文教

    王氏是深泽城里有名的书香世家,家族中读书人多,做官的人也很多。在康熙年间,就建宗祠,置义田,购书楼,以藏书版。乾隆年间又重修宗祠,置祭田。光绪年间修建街牌楼,牌匾的两面分别书写“三省名宦”、“四世乡贤”,但这些如今均已不存。王家还建过“香泉书院”,开馆讲学,捐地捐款创办了“县城高等小学”。

    清末民初,王氏家族顺时而变,开始创办新学,鼓励弟子接受新式教育,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王孝箴捐款捐地创办了深泽县城廂公立高等小学(今深泽中学前身)。

    深泽王氏文化名人

    深泽王氏在文化教育上大力投入,尽全力提高子女的文化素质,力争使其成材。家中聘有教师,子女都必须接受初级教育。上世纪出生的王氏子女,都接受了中、高等教育。全国解放后,不少人成为专家学者,较知名的有中科院士、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王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王焕初,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铎等。那些参加革命的王氏后人大多走上了领导岗位,比较知名的有吉林省原副省长王奂如,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副院长、党委书记王晓楼等。

    在王氏文化名人中影响最大的要属王亢之,当年在抗日根据地任《冀中导报》社长,后任《晋察冀日报》总编、《报日人民》副总编,建国后任《天津日报》社长、天津市委副书记。王亢之还珍藏有几部王氏家传的宋版书,他去世后由国家收藏。

    洗心精舍藏书万卷

    深泽王氏历来重视古籍收藏。清代进士王植潜心宋儒道学,著有《皇极经世书解》、《四书参注》、《濂关三书》等,并选入《四库全书》。乾隆年间,王植辞官归乡后,修建了万卷书楼,收藏本家著书刻版和他人名著,这些书籍是王氏家族早期的一批藏书。王宅收藏了许多古人字画,在军阀混战古友三部队进深泽时,把包括吴道子作品在内的书画装了满满一棺材,由两个长工埋藏在南宅。后来目击者曾引导寻找,但迄今未找到。

    洗心精舍本是道光举人、奉直大夫王肇晋的书斋,其子王用诰辟为藏书之馆。父子二人在先世所传图书的基础上,继续在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搜罗收藏而形成的。王用诰(字筱泉)研精典籍,继承其父之志完成了《论语经正录》,此外还著有《禹贡考》、《洪范解》、《中庸说》等。为了博览群书,王用诰搜罗购置不遗余力,日积月累,藏书越来越多,藏书达数万卷,近千种,且大多为经世实用之本。自称“购书为便读,并非只为收藏”。其子王孝箴(字勤生)藏书益多,还编有《洗心精舍存书目》。

    藏书寄存北平图书馆

    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深重,华北危在旦夕,社会动荡不安。深泽王氏家里还驻扎了军队,洗心精舍藏书受到了严重威胁。王孝箴担心日军侵入河北后这些书散失,便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商量,打算将洗心精舍藏书寄存到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这样既能保存,又方便社会人士的阅览。1932年冬,国立北平图书馆派人到深泽,对洗心精舍藏书进行清点,共计870余种,数千册,全部被运往北平寄存,约定寄存期限为10年。

    在李致忠主编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中记载:“国立北平图书馆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寄存图书文物,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图书来自瞿宣颖与王勤生。1931年10月,王勤生寄存《论语经正录》书版,附《王筱泉先生年谱》书版460块。1933年春,又寄存洗心精舍藏书870余种。”

    1933年,王孝箴寄居北平,曾感叹:“邦家如毁,土地人民且不自保,遑论此区区故籍之存亡!”甚感国家内忧外患,恐怕将来无法保存这些书了,于是就把家藏古籍图书都赠送给了博野蒋毓峰。博野蒋氏藏书与深泽王氏并称,蒋毓峰的祖父蒋芳原和王孝箴的祖父王肇晋系道光己亥同年中举。蒋毓峰决定将深泽王氏的藏书仍寄存于国立北平图书馆。

    为了表彰这种寄存图书,为社会共享的行为,号召更多的藏书家来效仿,北平图书馆由朱福荣、刘树楷等编目,王重民校刊有《博野蒋氏寄存书目》四卷,袁同礼馆长并为之作序,其中大多为王氏藏书,钤盖“深泽王氏洗心精舍所藏书画”的藏书印。

    建国后捐献的王氏藏书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如今国家图书馆内还有几本建国前后通过社会捐赠进馆的深泽王氏洗心精舍藏书。非常巧合的是,其中王氏旧著《深泽县志》,清深泽王肇晋纂修,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钤有“一九四九年武强贺孔才捐赠北平图书馆之藏书”印章,捐献此书的武强贺氏家族与深泽王氏竟然还是姻亲。

    武强贺氏也是书香门第,藏书号称名甲畿南,六代四进士,家学渊源。清人深泽王用臣在《斯陶说林》第十二卷中也对武强贺氏有多处记载,称武强贺氏为“姻家”,因其堂姊丈为贺芝樵刺史。

    民国初年,贺涛之子贺葆真到深泽时曾观看深泽王氏藏书,他在日记里记载:“吾家故以藏书著,虽有旧刊精校之本,论其富,亦犹王氏。”1949年北平解放后,贺涛之孙贺孔才将贺氏历代所藏图书12768册、文物5371件,分别捐给北平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当年《报日人民》还专门予以报道。贺氏所捐书中有深泽王氏洗心精舍旧藏,也属情理之中。

    此文更详尽讲述了这段往事。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幼学歌》这个藏书印是什么字?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