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4225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最近論壇共享了國圖山海經專題,內有吳寬抄本

    現統計書內的藏書印,其中兩款【菆(通叢)書齋印】&【功甫借觀】不知來歷。

    如有線索,麻煩告知,謝謝。

    微信截图_20240628135201微信截图_20240628135139

    @142253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丛书堂印” 吴宽

    “功甫借观” 潘曾沂

    @142254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42251

    潘曾沂,清藏家。原名遵沂,改名曾沂,字企曾,号功甫,又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人。潘世恩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至内阁中书,国史馆分校。五应礼部试不第。道光四年患肺病辞官归里,遂不复出。究心佛典,亦以济世利民为务。创放生会。后以赈灾叙功得光禄寺卿衔。能诗,其诗语言通俗质朴,常有潜心悟道之语。他曾拟在苏州建一公共藏书楼,嘉惠乡里,聚集图书有数栋之多,可惜后来毁于火灾。他和潘世恩与黄丕烈关系密切。潘世恩回乡时主持过《苏州府志》的纂修,与黄丕烈至虞山访书,留下《四无唱和集》;他亦参加过黄丕烈父子的吟社,唱和题咏,传为文坛佳话。黄丕烈亦常至潘宅“凤池园”,为座上宾,园中楹联、匾额皆出黄氏手笔,去世后,冯挂芬为之撰《功甫潘先生墓志铭》。著有诗集《放猿集》、《桐江集》、《江山风月集》、《船庵集》、《闭门集》、《功甫小集》、《东津馆文集》等。

    @142256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xiaolvtian #142253

    感谢。我还错了一个字。

    @玄默 #142254

    感谢。我再找找相关资料。

    @142257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42256

    《山海经》钤有:丛书堂印,戴氏芝农藏书画印,以增之印,四经四史之斋,周暹等印鉴。可知此书先藏于吴宽的丛书堂;后为戴成芬(芝农)的插架之物;清末成为杨以增海源阁四经四史之斋的藏书;民国年间被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收藏;解放后,周先生将此书捐献给国家,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除藏有明成化元年(1465)吴宽抄写的《山海经》外,还藏有《吴文定公诗稿》以及吴氏丛书堂抄本《孟子注疏解经》、《隶释》、《学斋占毕》、《石湖居士文集》、《河东先生集》、《姑溪居士文集》、《鹤山渠阳读书杂钞》等数种。(善本古籍公衆號)

    @142258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玄默 #142257

    孫迎慶《藏書家吳寬趁題跋之機抄錄秘笈》(善本古籍公眾號)

    吴宽的藏书楼名“丛书堂”,在苏州乐桥西尚书巷内,光绪年间,顾文彬在吴宽旧宅遗址上建过云楼,可见苏州私家藏书代有传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六五云:“公平生好学,老而不倦,家有丛书堂,藏书万卷,凡古书秘本,多出手钞,其题署有云书于吏部东厢者。”由于吴宽的诗文成就和书法艺术名声显赫,极大地掩盖了他作为一个藏书家的史实,历经数百年吴宽藏书虽然没有完整保留下来,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人看重。《天禄琳琅书目》卷二载宋刻本《帝学》,一函四册,明吴宽藏本;卷五载宋刻本《家语》,有“长洲吴氏”、“太史氏”朱文印;卷七载宋刻本《淮海集》有“丛书堂”朱文印。《滂喜斋藏书记》卷一载金刻本《玉篇》三十卷,有吴宽藏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七载元刻本《程史》十五卷,卷首有“吴宽印”等。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又号玉延亭主。喜藏书,和藏书家沈周、王鏊等交游颇深,藏书以抄本多见,其抄本用红印格抄写,以私印记之。时吴中藏书家多以秘册珍籍相夸尚,如朱存理、阎起山、都穆辈皆仿其抄本。《静志居诗话》云:“是时吴中藏书家多以秘册相尚,若朱性甫、吴原博、闫秀卿、都玄敬辈皆手自抄录。匏庵遗书流传者悉公手录,以私印记之,前辈风流,不可及也。”吴宽的书法在当时就较为著名,常有人奉家藏秘籍慕名前来求吴宽题跋识语,为自家藏书增色,而吴宽则趁此便利得阅秘书甚至就便抄录。苏州藏书家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曰:“吏部东厢晚年笔,后来一字一琅玕。纵横深得髯苏意,郁律蛟螭涧底蟠。”形象地描述了吴宽抄书至老不辍,绝非偶一为之。叶氏称曾亲眼见过吴宽所抄之书:“余所见丛书堂钞本,公手书者精采奕奕,笔法绝似苏长公,其藏印曰‘古太史氏’、‘日延州来季子后’、‘曰双井村人’。”

    叶德辉《书林清话》说,自明以来, 藏家最重视并争购的抄本, 首列吴抄。从诸家书目中可见到经吴宽手录流传的吴抄本,如《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载吴文定抄藏本《河东先生集》十六卷,版心有“丛书堂”三字;《藏园群书经眼录》载明吴鲍庵家写本《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绵纸墨格,版心有“丛书堂”三字。清人朱彝尊《书<尊前集>后》:“康熙辛酉(1861)年冬,予留吴下,有持吴文定公手钞本告售。书法精楷,卷首识以私印,书肆索直三十金。”吴宽手抄的《山海经》流传至今,钤有丛书堂印、戴氏芝农藏书画印、以增之印、四经四史之斋、周暹等印鉴。由此可知,此书先藏于吴宽的丛书堂,后为戴成芬的插架之物,清末成为杨以增海源阁四经四史之斋的藏书,民国年间被著名藏书家周叔弢收藏,现藏国家图书馆。

    @142312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吳寬“叢書堂印”: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宋)秦观撰 宋乾道九年(1173)高邮军学刻绍熙三年(1192)谢雩重修本(缺叶缺字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补) 国家图书馆

    第十一卷末、二十五卷末,也有此印。留存備查。

    在造善本有,ZHSY000364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宋)秦观 撰 宋干道九年高邮军学刻绍熙三年谢雩重修本

    屏幕截图 2024-06-29 112548

    @142315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潘曾沂資料:

    徐学林编. 徽州刻书史长编 第7卷[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4.第2806頁

    潘曾沂(1792-1853),初名遵沂,字念祖,号功甫,又号小浮山人,有瑟庵、船庵、蔓庵、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护生庵、凤池园、三十六梦龛等堂号,世恩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援例授内阁中书。道光元年(1821)入直,四年(1824)乞归。从此不复仕,家居读书、治学,以诗文自娱,并徜徉于山水之间。尤精于经史,自成一家,并多有感发。其家藏书丰富,有“句吴潘氏凤池园鉴藏”、“潘曾沂字功甫苏州临顿里人”“功甫借观”、“曾沂过眼”、“潘曾沂读过”等藏书印鉴。著有《放猿桐江江山合刻》《风目集》、《功甫小集》、《船庵集》、《船庵词》一卷、《小浮山梦志》一卷、《获生庵集》及刊刻大半的诗集三十一卷、小浮先生闭门集》、《东津馆文集》三卷、潘丰豫庄本书》一卷等,辑《区田法》一卷、《潘丰豫庄课农区种法》一卷、丰豫庄便农药方》一卷等,纂《开元寺志》八卷及与子潘仪凤合编《小浮山人手订年谱》。该《年谱》在道光三年(1823)前为谱主自编,三年后为子仪凤续编。内容为记谱主家事、交游及他的父亲潘世恩仕历。该《年谱》有吴嘉诠的《潘功甫舍人家传》冯桂芬的《潘功甫先生暨配严宜人墓志铭》、小浮山人遗像、子仪凤《跋》。

    @142367 回复 ⚑举报 

    玄默
    游客

    @guozibaba #142315

    微州自古是刻书、藏书的宝地啊。《山海经》宋本、吴琯本、汪絪本等尽皆是徽刻出品。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guozibaba请教吴宽抄本《山海经》这两个藏书印是谁的?【菆(通叢)書齋印】&【功甫借觀】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