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學山堂印譜

6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6年6月23日

book info

撰於2016年6月23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學山堂印譜

此《學山堂印譜》為明末張灝編輯,葛鼒竑調參集當時代篆刻家作品而成。全書共八卷,共匯集五十餘家所鐫刻子史成語閒章而成,每頁二至四印,收錄印數達二千餘鈕,前附諸家(董其昌、陳繼儒等)序、跋、題辭和諸家學山記題詠。此為明崇禎時期鈐印刊本。

《學山堂印譜》為明代印人作品集大成者,它較之《承清館印譜》,印章的來源更為直接可靠。後人將它與康熙時周亮工《賴古堂印譜》、乾隆時汪啟淑《飛鴻堂印譜》合稱為「三堂印譜」,在中國印學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張灝自道滿腔塊壘「終宛舌而固聲」,無以寄託,於是「取古今人微言雋句」,遍邀當世名手刻製成章,藴警世喻人之意,又取自己宏富的印章收藏,輯拓成譜。清吳鈞稱:「《學山堂印譜》出,始合數十名手之作匯而成編。」可見對後世影響甚巨。譜內雕篆均一時之選,有姓名者如歸昌世、何震、蘇宣、朱簡、梁袠、程遠等二十三位名家,無載姓名者「外同事摹勒印譜者,尚不下三十餘。因諸君素弗以是顯,故不具載其姓氏。」所作序記者皆為大家,如錢謙益,歸昌世、湯顯祖、李明睿、徐光啟、吳偉業、范允臨、來斯行、宋珏等。能得如許成交皆賴其出身世家,相與交遊者皆為一時名士,又性嗜金石,所以《學山堂印譜》能遍集當世名手,使後人得以一睹明季篆刻藝術的總體風貌,而且以原印精拓,毫釐不爽,這是該譜最為珍貴之處。(介紹參考:學山堂印譜八卷本

大致目錄

跋語(歸昌世撰)

學山記序之序(李繼貞撰)、學山紀游(馬世奇撰)、學山題詠、續學山題詠

學山堂印譜敘(董其昌撰)、學山堂印譜敘(陳繼儒撰)、學山堂印譜敘(王在晉撰)、學山堂印譜序(顧錫疇撰)、敘印譜(陳仁錫撰)、學山堂印譜序(許士柔撰)、印譜小引(楊汝成撰)、題學山堂印譜(李明睿撰)、題印譜(馬世奇撰)、學山堂印譜序(鍾惺撰)、序印譜(舒曰敬撰)、題印譜(張壽朋撰)、題辭(方應祥撰)、學山堂印譜敘(劉士斗撰)、學山堂印譜敘(許國榮撰)、學山堂印譜序(吳偉業撰)、印譜序(陳萬言撰)、印譜題詞(徐日久撰)、學山堂印譜題詞(項鼎鉉撰)、印譜小引(葛鼏撰)、印譜跋語(吳震元撰)、印譜跋語(張溥撰)、學山堂印譜自序(張灝撰)、姓氏、印譜白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

xue-shan-tang-yin-pu10

張灝,明末南直隸蘇州太倉人。一名素,字古民,又字夷令,別署長公、白於山人、扣石山主人、平陵居士等,為明末復社領袖張溥的伯兄,父親張輔之曾任南京工部尚書,後贈太傅,並得蔭子之榮。

,zī ()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框高 25.6 x 13.9厘米,半頁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
--
文件名:學山堂印譜.八卷.附.學山記.紀游.學山題詠.明.張灝輯.明崇禎時期鈐印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夾大小:406M

直接下載

評論

  1. 感謝

    可否補充下奶牛快傳?謝謝啦

    • 未曾

      鏈接已補充~
      建議使用支持多線程的下載軟件下載書格存儲,速度應該不比奶牛差

  2. 匿名

    可否補充一下下載鏈接?

  3. 聽雨客

    國內下載鏈接可否提供一下呢。多謝!

  4. 夢枕橫舟聽浪白

    非常感謝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分享。三堂印譜中,學山堂印譜和飛鴻堂印譜都已經有資源,賴古堂印譜是否在以後分享日程中...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