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一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8年5月19日

book info

撰於2018年5月19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

《琵琶記》是元朝末年高明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戲。它改編自民間南戲《趙貞女》,主要講述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的愛情故事。此《新刻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共四卷,由明代戴君賜注釋,分四十二出,上下欄,上欄評語,下欄正文,書內含版畫二十六幅。此為明萬曆時期金陵唐晟世德堂刊本。

大致故事情節
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大公也在旁勸說。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試。應試及第,中了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允,強迫其滯留京城。自伯喈離家後,陳留連年遭受旱災,五娘任勞任怨,盡服侍公婆,讓公婆吃米,自己則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時痛悔過甚而亡,蔡公也死於饑荒。而伯喈被強贅入牛府後,終日思念父母。寫信去陳留家中,信被拐兒騙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書房彈琴抒發幽思,為牛氏聽見,得知實情,告知父親。牛丞相為女兒說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來京。蔡公、蔡婆去世後,五娘祝髮賣葬,羅裙包土,自築墳墓。又親手繪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往京城尋夫。來京城,正遇彌陀寺大法會,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將公婆真容供於佛前。正逢伯喈也來寺中燒香,祈禱父母路上平安。見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掛在書房內。五娘尋至牛府,被牛氏請至府內彈唱。五娘見牛氏賢淑,便將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為讓五娘與伯喈團聚,又怕伯喈不認,便讓五娘來到書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題詩暗喻。伯喈回府,見畫上所題之詩,正欲問牛氏,牛氏便帶五娘入內,夫妻遂得以團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後皇帝卜詔,旌表蔡氏一門。

大致目錄

河間長君序、目錄

卷一
●第一出:副末開場
●第二出:伯喈祝壽
●第三出:牛氏玩春
●第四出:強子求官
●第五出:辭親赴選
●第六出:丞相訓女
●第七出:諸友赴場
●第八出:科場中選
●第九出:對鏡梳妝
●第十齣:狀元赴宴

卷二
●第十一出:公婆埋怨
●第十二出:丞相遣媒
●第十三出:伯喈辭婚
●第十四出:丞相強婚
●第十五出:牛氏怨婚
●第十六出:伯喈辭官
●第十七出:里正奪糧
●第十八出:官媒請婚
●第十九出:成婚牛氏
●第二十齣:勉食姑嫜
●第二十一出:孝婦咽粃

卷三
●第二十二出:伯喈操琴
●第二十三出:五娘煎藥
●第二十四出:伯喈思歸
●第二十五出:五娘剪髮
●第二十六出:伯喈寄書
●第二十七出:五娘造墳
●第二十八出:牛氏玩月
●第二十九出:孝婦描真
●第三十齣:牛氏詰邕
●第三十一出:牛氏啟歸
●第三十二出:孝婦尋夫

卷四
●第三十三出:差人迎請
●第三十四出:五娘追薦
●第三十五出:五娘至府
●第三十六出:書館題詩
●第三十七出:書館相逢
●第三十八出:鄰為看墓
●第三十九出:伯喈辭行
●第四十齣:李旺差回
●第四十一出:伯喈廬墓
●第四十二出:封贈團圓

內含版畫二十六幅,#如果你只對書內版畫感興趣可以單獨下載:書內版畫 文件

高明,即高則誠,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業於縣人黃溍時,成古典名劇《琵琶記》。元代戲曲作家。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此為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本,21.2x12.7厘米, 上欄高3厘米,八行行二十字,單欄版心白口,單黑魚尾,上方記「琵琶記」。
--
文件名:新刻重訂出像附釋標註琵琶記.四卷.元末.高明撰.戴君賜注釋.明萬曆時期金陵唐晟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文件大小:293M+

黑白版(可選)文件大小:22.1M

直接下載

評論

  1. 補個鏈接吧謝謝站長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