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集古印譜

5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5年7月1日

book info

撰於2015年7月1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集古印譜

此本《集古印譜》6卷,明王常編,顧從德校。此印譜集印1800方,其中玉印160餘方,銅印1600餘方,均為先秦和漢代的官、私印。此印譜為現存最早的依原印鐫刻的銅玉印譜,開創了依秦漢原印刻印成譜的先河。此本大致為明萬曆3年(1575)武陵顧氏芸閣刊朱墨印刻本。

印譜是專門輯錄印章的書籍,最早出現在北宋。世稱的宋代《宣和印譜》雖名聲顯赫,其實是明代好事者臆造出來的一部子虛烏有的偽書,楊克一的《集古印格》才是此類印譜的濫觴。宋人好古敏求,對秦漢印章收藏和彙輯被歸入金石學古器物里,多以「考其制、訂其文」為目的。彼時古璽印實物難求,故而印譜皆採用勾摹印文,或繼而雕版印製成冊,依樣畫葫蘆地翻刻在棗梨木上,當然是畫虎成犬,字訛神喪,不忍釋讀。這延續了五六百年的尷尬直至明代隆慶年間才被顧從德和羅王常所突破,他們一反故常,以秦漢原印鈐成《顧氏集古印譜》,且是厚厚的六卷,把高妙精湛的古璽印本來真面,毫髮必顯地奉獻給了晚明之際渴求周秦兩漢優秀傳統的印苑,自此,在其創導下,藏家、印人集印成譜也成為了一種時髦的風尚。

此印譜集印1800方,其中玉印160餘方,銅印1600餘方,均為先秦和漢代的官、私印。其印量大,質佳,分類精細。官印以官職為次,私印以四聲韻為序,複姓類附於後,將不識的先秦古印、吉語印和肖形印等列於最後。每印皆附簡單的考釋並標示紐式和印材。此印譜為現存最早的依原印鐫刻的銅玉印譜,保存了古印的面貌,開創了依秦漢原印刻印成譜的先河。《集古印譜》極為完善的編輯體例一直為以後編輯印譜者所效仿。它在印壇的影響超出了歷史上任何一種集古印譜,為秦漢印的研究人員提供了精湛的範本,同時對古代官制、地理、姓氏和史事的探索都有珍貴的參考價值。 (介紹參考:集古印譜

書前序

刻集古印譜引(顧從德撰)、集古印譜凡例

印譜舊序:楊氏集古印譜敘(王沂撰)、楊氏集古印譜序(俞希魯撰)、題楊氏手摹集古印譜後((唐愚士撰))、吳氏印譜序(揭汯撰)、顧氏集古印譜敘(沈明臣撰)、顧氏集古印譜序(黃姬水撰)、楊氏印譜贊、題辭

顧從德(1519-1587),字汝修,上海人,世居肇家浜南。顧從德之父顧定芳為太醫院御醫,博雅好古,喜愛收藏曆代名跡、器物。經顧定芳及其子孫輩顧從禮、顧從德、顧從義、顧天錫等數十年來不遺餘力的搜購,庋藏的商周彝鼎、法書名畫、金玉印章等達數千件。物常聚於所好,也每被所好拖累,顧家先後遭遇倭亂和權貴者的覬覦。顧從德深諳世事無常、聚散有數的道理,便以家藏及少量友好所蓄古印,由鑑賞家羅王常精選出古玉印一百五十餘方,銅印一千六百餘方,取上佳硃砂印泥,鈐於素楮,畢數年之功,在隆慶壬申年(1572)鈐成《集古印譜》共二十部,是印學史上以秦漢印章原鈐印譜的開山之作。這套售價十兩白銀,相當於當時20石(3776斤)大米的金貴印譜,一經面世居然被搶購一空。(文字介紹參考:原鈐印譜的鼻祖顧從德

王常(羅王常:原姓羅,名南斗),字延年,鄣郡(今浙江長興)人,生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明代篆刻家,制墨家羅小華之子。

本站還有王常編《秦漢印統》可供參考下載閱讀。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書頁版心下鐫「顧氏芸閣」。
--
文件名:集古印譜.6卷.王常編.顧從德校.明萬曆3年.武陵顧氏芸閣刊朱墨印刻本.1575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00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請問有沒有書格鏈接,谷歌百度都開不了,謝謝

  2. 旭公子

    請問哈佛燕京有八冊本 集古印譜 和這個六卷的一樣麼?能否如果不一樣能否增補?

  3. 金石木人

    敬 愛智者

    您好! "集古印譜"谷歌網盤無法順利開啟網頁,麻煩您看一下,非常感謝!

    • 未曾

      已修復鏈接,感謝反饋~

      • 笨學生

        不知能否幫忙找一下《撫樂董氏續修鄉賢錄》。萬分感謝?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