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

6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5年9月7日

book info

撰於2015年9月7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是一部考釋漢隸的文字學著作,共六卷。作者是南宋史學家婁機,他以為隸書為楷書之前身,正確認識隸書對正確使用楷書極有幫助,故編此書。分考碑、分韻、辨字等項目。全書鈎摹漢碑之字,依韻編次而成。此本為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閣刊本。

書前列「考碑」、「分韻」、「辨字」三例,實為此書體例之簡說。次列「碑目」一卷,凡漢碑三百零九,魏晉碑三十一,各紀其年月、地、人、書人姓名,以次編列,即以其編之數注卷中碑字之下,以省繁文,如第一一二號為《執金吾丞武榮碑》,注文:「在濟州,不見年月。碑云:『遭威帝大憂戚哀隕而亡,當在靈帝時也。」後正文中遇到此中有關之隸書,即注為「一一二」。鈎摹之隸書,按《禮部韻略》二百六部分為五卷(上平聲、下平聲、上去、去聲、人聲五卷)。每字皆以楷書標目,而以采自不同碑刻之隸書,鈎摹後標以碑目序號排比於楷書之下。一字若有數體,並列於後。不注音,不釋義,間或作字形考辨,形體異文,隨字註明出處,如「曲江」之為「曲紅」,引《周憬碑》,「遭罹」之為「遭離」,引《馬江碑》;「陂障」之為「波障」,引《孫叔敖碑》等。書前有洪邁(景廬)作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之序。

前人評論此書曰:「其考賾甚精,其立說甚當,其沾丐後學甚篤。」「點畫之爐錘,法度之宎奧,假借之同而異,發縱之簡而古,合蔡中郎(即蔡邕)諸人筆力通神之妙,皆聚此編。」、「於古音、古字,亦多存梗概,皆足為考證之資,不但以點畫波磔為書家模範已也。」其實此書也是今天研究隸書及漢字演變源流之重要資料。(介紹參考:漢隸字源

大致目錄

漢隸字源序(洪景廬撰)、漢隸字源綱目

卷一:碑目
卷二:上平聲
卷三:下平聲
卷四:上聲
卷五:去聲
卷六:入聲
附字

婁機(1133—1212),字彥發,南宋紹興年間嘉興人。居楓涇鎮。曾祖婁億,祖婁乾耀,俱為將仕郎。父婁壽,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以奉議郎知崇安軍事,乾道二年(1166)進士,授鹽官尉。歷含山縣(在安徽省)主簿、於潛縣丞、江東提舉司幹辦公事、安西知縣、太常博士、秘書郎等職。婁機是著名的小學大家和歷史學家,著有《歷代帝王總要》、《古鼎法帖》、《漢隸字源》。

汲古閣,中國明代私人藏書樓和印書工場。江蘇常熟隱湖之南七里橋,明末毛晉(1599 ~1659 )創辦。毛晉初名鳳苞,字子九,後改名為晉 ,字子晉,別號潛在。晚年改號隱湖、篤素居士。所刻書初題綠君亭或世美堂,後皆用汲古閣。

註:五行小字十七字, 左右雙邊, 白口, 無魚尾, 書口下有"汲古閣", 框高23.9 x16.3 厘米。
--
書名:漢隸字源.六卷.宋.婁機撰.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閣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185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鏈接失效,有勞補充一下!

    • 未曾

      鏈接已補充

  2. 匿名

    麻煩空了更新書格鏈接,謝謝

    • 未曾

      鏈接已補充

  3. 匿名

    麻煩補下鏈接謝謝

  4. 幻羽生

    麻煩補下鏈接謝謝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