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古鏡圖錄

2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5年9月29日

book info

撰於2015年9月29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古鏡圖錄

銅鏡是青銅工藝的一顆明珠。它起源於齊家文化,至今有四千年的歷史。此《古鏡圖錄》由近代著名考古、金石學家羅振玉(祖籍浙江上虞)撰集,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卷附補遺,共收銅鏡拓片近百幅。所收銅鏡亦不止羅氏一家,還有徐乃昌等收藏家的收藏。此為民國5年(1916)上虞羅氏景印本。

以銅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在燦若群星的我國古代物質文明中,青銅器具有很長時間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中銅鏡更是青銅工藝的一顆明珠。它起源於齊家文化,至今已走過了四千年的歷史。它以自身獨具的藝術特色,在玲琅滿目的文物之林中占據着重要而顯著的位置,它以自己鮮明的時代氣息在文物學與考古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故它歷來為文物考古工作者所重視,為古物鑑賞家所珍藏。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珍品。「鑒之積也無厚,而照有重淵之深」鏡子的發明是對社會生活的一大貢獻,鏡子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寶貴沉澱。它不僅是人們必需的生活用品,也是精美的工藝品。還被用來裝飾、饋贈、祈求吉福、傳達情誼。銅鏡雖小,但其造型美觀,形式多樣,其圖案華麗豐富,銘文寓意深刻。羅振玉先生在《古鏡圖錄》中曾說:「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焉者,莫鏡若也」。這一句道出了銅鏡之美。當我們走進展廳,面對一面面精美的銅鏡,那細如髮絲卻有柔韌飄逸的線條,寫實卻有誇張的的神態無一不顯示處銅鏡獨特的美感。(文字介紹參考:古鑒今照-澄懷堂銅鏡展

羅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蘇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蘊,號雪堂,晚年更號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學部二等諮議官,後補參事官,兼京師大學堂農科監督。辛亥革命後逃亡日本,後曾參預製造偽滿洲國活動。書法善篆、隸、楷、行,是創以甲骨文入書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題跋精嚴工穩。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銅器、簡牘、明器、佚書等考古資料,均有專集刊行。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
--
書名:古鏡圖錄.3卷.羅振玉撰集.民國5年上虞羅氏景印本.1916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147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未曾先生:求補書格鏈接,謝謝

    • 未曾

      鏈接已補充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