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中國籃簍 中國籃簍 中國籃簍 中國籃簍 中國籃簍 中國籃簍

3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3年7月29日

book info

撰於2013年7月29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籃簍

《Chinese baskets》/<中國籃簍>是德裔美國漢學家Berthold Laufer對中國傳統竹編工藝的研究編著,全書使用了38幅圖文介紹了中國的竹編籃簍工藝。此本為1925年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出版。

中國的陶器也始於新石器時代,它的形成與竹編的編制密切相關,先人在無意中發現塗有黏土的容器在經火燒過後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體。於是以竹藤編制的籃筐作為模型,再在籃筐里外塗上糊泥,製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製成器具。後來人們直接用黏土製成各種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編編織。但是還是對竹藤幾何圖形十分喜愛,便在陶培半干狀態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籃、筐、席等編織物的紋樣作為裝飾。

在殷商時代,竹藤的編織紋樣豐富起來。在陶的印紋上出現了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紋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擴大,竹子的編織逐步像工藝方面發展,竹編圖案的裝飾氣味越來越濃,編織也日見精細。

戰國時期的楚國編織技法也已經十分發達,出土的有:竹蓆、竹簾、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籃、竹簍、竹筐等近百餘件。

秦漢時期的竹編沿襲了楚國的編織技藝。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銅馬車」底部鑄有方格紋,據專家分析,這方格紋就是根據當時竹編蓆子編織的方格紋翻鑄的。

此外,竹編也被能工巧匠們製成小孩的玩具。燈節活動自唐代以來就在民間流傳,至宋代已經十分流行。一些達官貴人往往會請制燈藝人創製精緻的花燈。其中一種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圍糊上絲綢或彩紙。有的還用竹絲編織作為裝飾。

明代初期,江南一帶從事竹編的藝人不斷增加,遊街竄巷上門加工。竹蓆、竹籃、竹箱都是相當講究的工藝竹編。尤其以竹編最為著名。益陽的水竹涼蓆創始於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竹編的用途進一步擴大,編織越來越精巧,還和漆器等工藝結合起來,創製了不少上檔次的竹編器皿。如珍藏書畫的畫盒、盛放首飾的小圓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圓盒等。

明清時期,特別是乾隆以後,竹編工藝得到全面發展。江浙一帶出現了竹籃。

貝特霍爾德·勞費爾(Berthold Laufer 1874-1934),德國出生的猶太人,美國東方學家,漢學家。1893年在柏林大學從 Wilhelm Grube攻讀漢學。1897年獲得德國萊比錫大學博士學位。1898年移民美國。勞費耳通曉漢語,日語,藏語。1901年-1904年,1908年-1910年,1923年多次在中國進行長期考察,對中國的玉器,瓷器,象牙雕刻,牌摟等都有研究。自述「我深愛中國的國土和人民」。勞費爾晚年犯憂鬱症,1934年9月13日,在芝加哥跳樓自殺身亡。
--
此本已經加入到:設計人類學系列
--
書名:Chinese baskets.中國籃簍.by.Berthold Laufer.1925年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出版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51.5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為啥不能分享文章呢。。。這麼棒的網站!

  2. 匿名

    英文的。。。

  3. 匿名

    為什麼不能直接看呢?

留言評論